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的最初几年,已经可以经常利用汽车来运输重型装备了。要穿越非常难走的地带时配资界,利用汽车运输要省劲快速很多。不过在当时,人们虽然很欣赏这种用处极大的动力车辆,但由于生产量极小,所以其供应一直相当缓慢,很难跟得上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古老的人力和畜力在当时大型火炮的运输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量的力气活儿都是利用简单的人力,有时候会辅以畜力来完成。当然,需要迁移和运输重型火炮时,人们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些简单的人力和畜力。在当时,机械牵引装置和动力提升装置都还是不常见的东西,因此,要移动和操作重型火炮时,通常还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
几个世纪以来,炮手们已经学会了徒手操作移动各种武器,甚至最重的弹药。当然,完成这样的操作时总会涉及一些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例如木料的选择、托架和滑轮的安装、杠杆的使用,以及其他一些非常繁重的工作。他们甚至还能利用这些简单的工具自行移动最重的野战火炮及其炮架。当然,这样的方法只能有限地应用在大口径武器的移动和运输过程中。然而幸运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些复杂的机械“怪物”开始进入部队服役,大大缓解了重型火炮在移动和操作中的复杂性。在当时,一些技术先进国家也早已在军事中引入冶金学和力学,因此,设计者们经常会将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武器系统的制造和应用中,从而制造出一些更省时、省力、省心的机械装置。这些“怪物”就是设计者们利用冶金学和力学理论设计制造的重型武器辅助操作装置。这一类操作装置尽管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它们通常都包括一些内置的轨道和绞车,这样一来,不需要夹具和高架结构就能将榴弹炮或者炮管移出或者收回到它们的运输滑架上。出于同样的目的,某些重型火炮还内置了起重机,还有一些设计者则采用了更加简单的办法:他们决定为炮兵部队提供一种可以移动的起重机,并将这样的起重机械作为武器系统标准装置的一部分随同武器一起配置下发。因为他们认为,充分利用可移动式起重机械是组装和拆卸火炮时可以采用的最佳方法,同时也具备较佳的通用经济性。
图片
☆ 拖拉机牵引中的德制16型150毫米火炮
如此一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置重型火炮的炮位已经不再是那么令人头痛的大问题了。但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首先,当时的绝大多数武器在安置炮位时都必须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用以容纳特定的重型发射平台。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在炮架的前面放置一个装满土的大铁箱,以抵消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巨大的后坐力。尽管有了上述的辅助机械装置,但一些非常沉重的部件有时候仍然必须由人力来推动才能最终将火炮安置到位。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当时的重型火炮部队中通常都需要配备一些个头高大的男性士兵。
通常情况下,一战时期重型陆用武器的炮位是整体设置,还是采用先将武器分解开,完成迁移后将其组装起来再进行设置,只能根据在迁移重型火炮时所涉及的劳动力情况来决定。如果必须将武器分解成好多块儿才能迁移,还将涉及必须采用某种方式才能将每一块儿部件都运到其炮位安置地点等诸多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运送武器的活儿通常都是由马匹或者其他畜力来完成的;对于一些特别重的武器来说,必须有好多组马匹协力牵引才能够拉得动。当时,某些技术不太先进的国家还只能依靠马匹来拉运重型武器,但那些在技术方面较为先进的国家则已经开始利用动力牵引机械完成这样的作业了,如内燃机牵引车、蒸汽牵引车乃至铁路等。
图片
☆ 组装和拆卸重型火炮时经常需要一些专用的设备。在此图中,一个370毫米口径的法国迫击炮的炮管在被装到其发射平台之前,被悬吊了起来。在当时,起重机经常会作为一种标准配置,与武器系统一起下发给部队
图片
☆ 这种“霍尔特”拖拉机客串的军用牵引车可以成功地拉着重型装备顺利通过泥泞的道路。该牵引车最后在加装了锅炉钢板和小口径海军炮后,发展成了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履带式战车,亦有人将它称作“坦克”
图片
☆ 在康布雷作战期间,这种“霍尔特”牵引车的越野性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缴获的这门德国造150毫米火炮就是利用这种牵引车从战场上拖运回来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一类投入军事应用的重型牵引车辆的发动机通常都是一些正规的军用产品,几乎不需要为了让它们能够执行这样的任务而进行任何修改。但事实上,尽管这些动力牵引车辆可以拉运各种武器,但它们仍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车辆,为其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的级别还相当低。要想获得牵引重型火炮所需要的动力,唯一的办法是大幅度增大发动机尺寸,但这样一来,又会导致必须为牵引车安装更大、更重的车轮,才能支撑这样大的发动机,并传输由其产生的巨大的动力。因此在一战期间,专用的火炮牵引车无非是一些装有轮子,并加了机盖的巨大的发动机而已。出现在这样的车辆上的乘员往往也只有驾驶员一个人。在当时的这些“怪物”中,比较典型的产品是奥地利和德国设计生产的奥地利戴姆勒公司及其同一系列的火炮牵引车。
此外人们也许不会忘记,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是不可能使用这一类特种动力牵引车和牵引发动机的,因为即便在战时生产条件下,也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来满足所有的军用需求。所以,在当时还会经常看到炮手们不得不依靠马匹作为牵引畜力。如果没有马匹的话,他们就只能驱赶耕牛,甚至骆驼为他们牵引火炮。当然,利用畜力牵引火炮时,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现代人很难想象得到,炮手们风尘仆仆地驾驭着由多组马匹或耕牛、骆驼等组成的浩浩荡荡的畜力队伍牵引着又笨又重的火炮颠簸着穿越一个个弹痕累累的战场,是怎样的一种艰难而悲壮的场面!而对于当时的炮手们来说,他们却必须完成这样的苦差事!对此,我们现在只能是心怀无尽的感慨和由衷的钦佩了。
图片
☆ 这种420毫米的“斯柯达”野战火炮可以拆卸开以后运输,但即便如此,每一部分的重量也都在100吨以上,所以运输起来非常不容易
图片
☆ 这种16型380毫米炮是“斯柯达”野战火炮的衍生产品,它还被设计为适合于进行公路运输。将它分成几部分之后,可以用几辆重型牵引车或铁路来运输
图片
☆ 以分解状态运输的233.6毫米BL攻城榴弹炮
图片
☆ 194毫米GPF自行炮架式加农炮的履带式弹药运输车配资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恒正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